Cinque Terre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演变中的建筑学—2016新建筑论坛 圆满闭幕!

发布时间:2016-12-07 作者:刘小虎 浏览次数:

NA报道 | 演变中的建筑学—2016新建筑论坛 圆满闭幕!

2016-12-07 新建筑


新 建 筑

与深度和价值有关的建筑阅读



初冬武汉,和暖如春。一场学术盛宴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隆重启幕。来自高校和业界的资深学者和建筑师齐聚一堂,共议“演变中的建筑学”;他们针对当下建筑学科和行业的演变分享灼见,或梳理或重构,或观察或评述;希望藉此反思问题,辨明方向,探寻路径。


论坛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杂志主编李晓峰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教授开幕致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杂志副主编谭刚毅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褚冬竹教授共同主持论坛上半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冯江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华副教授共同主持论坛下半场。学院的黄亚平院长和建筑学等专业的老师一同参加聆听了会议。


嘉宾签名

刘加平 院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孟建民 院士

深圳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总建筑师



▲ 丁烈云 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嘉宾交流

论坛开幕


会议主持 李晓峰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杂志主编



开幕致辞 丁烈云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论坛上半场学术主持


谭刚毅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杂志副主编



褚冬竹 教授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论坛现场

直播分会场



上半场7场演讲内容提要


刘加平 院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新型城镇化与建筑学研究

刘加平院士从中国农村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建筑在技术、质量、性能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关于我国农村建筑未来出路的思考。刘院士将我国农村建筑分成了传统民居型和新建民居型两大类和传统住宅建筑、旅游景观建筑、文物古迹建筑和砖混住宅建筑四小类。拿脉问病,寻找我国农村建筑问题的病因,以对症下药。传统民居是各民族、各地域针对各自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设计的适应地域文化差异的优秀建筑,具有经济、实用、美观、绿色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不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缺陷。针对这一类农村建筑,刘院士结合自身工程实践探索了其未来的出路——以坚固、实用、美观、绿色为原则,结合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创造出传承地域特色与生态经验且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新型建筑。新建民居是城镇建筑的“仿制品”,虽然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但也造就了千篇一律,缺乏地域性、适应性、安全性、生态性等问题。针对这类农村建筑,刘院士呼吁业界学者、实践者及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以逐步改造、提升新建民居的品质与性能。




▲仲德崑 教授

深圳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深大实践——“一横多纵”建筑教育体系的探索

退休后离开南京转赴深圳的仲德崑教授在深圳大学继续着自己的建筑教育实践探索。在当天的主题报告中,仲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深大建筑教育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及其后期所面临的僵化困境和衔接瓶颈,随即指出,深大建筑学院的应变策略就是借鉴国内外建筑院校的纵向教学组织经验,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一横多纵”建筑教育体系。这一体系以1~2年级的跨学科(建、规、景交叉融合)通识教学平台打造了一个“泛设计”横向基础,然后在3~5年级以纵向导师组为主导,基于专门化梯队和多元化特色建构,形成了多个纵向贯通平台,并据此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优化,以设计规划主干课程为核心,设置了历史及理论、建筑技术、艺术造型与实践环节4个专业课程板块进行横向支撑。经过几年实践,这一体系有效地激发了教学活力,提升了教学质量,而且其内在的弹性应变机制可以维持教学工作进行持续性地调试与完善。




▲张颀 教授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面向绿色、和谐的建筑学再思考

张颀教授首先回顾历届国际建协大会主题,分析建筑学在技术、文化、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和需要应对的新问题,认为建筑学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启发和发展,另一方面来源于随时代发展重新审视建筑学自身基本问题,通过阐释建筑学的传统与拓展,认识当代建筑学向绿色、和谐演变的历史路径。张颀教授梳理建筑学、建筑现象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在人与建筑环境关系方面的研究,归纳人对建筑环境的感知方式与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结果,探讨建筑服务于人并顺应自然等建筑学面对的基本问题,提出将绿色性能作为当代建筑空间设计营造的核心内容。张颀教授最后强调建筑学的最基本问题是不变的,而动态解决方法是无穷的,并在“大学科”背景下的十字路口展望未来建筑学的发展方面,即面向绿色、和谐的建筑学。




▲丁沃沃 教授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过渡—转换—建构

丁沃沃教授从“如何理解建筑学”切入主题。她认为,“技术”是建筑学的主体属性,同时需要兼顾艺术性,以及运用“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接着论述了“如何理解演变”。在西方,建筑学的标准与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在不断演化;而中国传统建筑长期保持较为稳定的体系,其特点是:建筑是用器;由基本单元到整个构架形成了完美的类型学建造体系;建筑的优美来自于适宜的建造方式;建筑的通用空间适宜于各种功能的变换。此外,与自然相融合也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核心价值。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西方建筑学体系的引入构成了中国建筑学的学科基础。因而,实际上“过渡”建构了中国当代建筑学。当代的建筑学核心知识体系没变,但外延大大扩展。建筑学关注的问题已经发生了“转换”。我国的建筑学建立在西方知识体系之上,但在当今更新与扩展知识体系之时,建筑的文化属性应该放在首位,“建构”中国建筑学体系是建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因而在南京大学建规学院的设计教学中,主要分为“形体与场地”、“建筑材料”、“建造技术”三方面,同时强调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建造、研究、探索的能力。




▲李翔宁 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自然的可能性

如何理解营造活动中的“自然”?李翔宁教授认为我们可以传统及现当代艺术与建筑为载体来探讨“自然”的再现问题。首要问题是,在营造活动中,对于“自然”的追求是否意味着不能用人工的材料(如混凝土)?这关于“什么是自然的材料”或“什么是材料的自然”等问题的认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通过人工营造即可表达自然属性,且人工之物也能恰如其分地融于自然。相反,盆景之类造型艺术,看似使用了自然的材料,实则是对自然的暴力摧残,那只是人们想象中认识和欣赏的自然,并没有反映自然的状态、尊重自然的意志。一些现当代作品在形态上模拟自然材料,甚至以无形之态表现自然存在;也有作品使用自然材料,但表现出有意识地对自然的规训与重组。在此,是否采用“自然”的材料并非关键,而在于是否表达“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理念;“自然”可以是名词、形容词,更可以是副词。因此,对于“自然”的再现,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转化的,其中蕴含着文化、哲学等层面的问题。我们对于自然的建造,应持有开放的理解。



▲孙一民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变革与坚守

孙一民教授首先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理解,他所认为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并且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孙教授的发言,分别从公平性、合理性、独特性和社会责任四点对教育展开论述。发言中直接明确地指出了现今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的六大问题,引起大家的共鸣,并引发人们的思考。随后,孙教授从学校与学院的角度诉说“坚守的责任”。学校的做法是行政化限制下的学校政策制定与运行管理。学院的态度是转嫁、传递与化解、承担。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制、学位等问题,作为办学主体的学院在变革与坚守之间,应该具有相对成熟的态度和价值观,保证建筑教育和研究能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进行,在一个国际的范畴里面能够坚持下去。



孙澄教授(图右为薛名辉老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社会与行业转型中“大建筑”学科认知与实践探索

孙澄教授委托薛名辉老师做报告,分享哈工大在社会与行业转型中,对建筑学科的认知和教育的实践探索。他首先指出城市建设的需求发生了一些巨大的转变,并用“大建筑”代表他们的核心观点,认为大建筑学包含了比传统建筑学更为宽泛的内容和更广大的社会影响。基于这样的认识,哈工大开展了对新路径的探索:首先,重新整合与建构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能力培养上,对各个年级进行多轨道、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并围绕主干设计课程打造了四条研究型的轨道与不同的主干课程相连;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中,通过设计课程的多点植入、专题课程渐进式的循环等,形成本土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的体系,并提倡走出学院、融入社会。最后分析了支撑和保证整个大建筑学教育平台的建设方式。希望在这个最坏、或者说是最好的时代里顺势而为,探寻建筑的社会价值,发挥工程引领的作用,向大建筑学迈进。



上半场对谈研讨

上午的论坛活动在多位研讨嘉宾与7位院长演讲的热切讨论中结束。午间稍作休息后,论坛进入到下午的日程。



下半场学术主持


冯江 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李华 副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下半场6场演讲内容提要


韩冬青 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整合与拓展——东南大学三四年级建筑设计及相关课程的联合改革

韩冬青教授提出我们需要乐观积极地面对现实,同时严肃地对待建筑学目前的障碍、挑战和机遇。他认为,当下建筑学的演变,是外在形势的演变,但建筑学的本体对象即建筑学的内核是没有发生改变的。所以,与其将建筑学的演变看作一种探险,不如将它视作一种回归。 之后韩教授以“建筑物质空间形态”的图解形象地说明了建筑学的内核与类型学、建筑构造及场地地域空间差异性等外因在内涵及边界上的关系。东南大学将建筑学的教育从“知识”到“技能”的过程改革为“思维方式”到“实践创新”的结果。主张“压缩课内,释放课外”的方法,将知识传输变成以问题为指引在知识的关联中展开教学。在四年级的改革中,学院放弃了前三年的教育方法,而是在四个建筑类型方向中放开选择,让学生在多达30个的选题中选择4个作为四年级的课程作业,并重点介绍了“学科交叉”环节的特色,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及拓展的能力。最后韩教授表达了学科演变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态度,并希望建筑学工作者可以放眼到更远的未来,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当下的形势中。



▲张路峰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


设计作为研究

张路峰教授首先从当前建筑学的学科的多重属性带来的建筑设计研究和建筑的创作实践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建筑学学科面临的尴尬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存在的概念混淆问题。提出了建筑设计研究与建筑设计创作之间既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建筑设计研究是解决设计中具有的共性问题,而建筑创作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设计。因此,有必要重提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以找寻演变中的建筑类型进化发展的规律。



▲庄惟敏 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建筑策划与建筑学的再思考

庄惟敏教授从《建筑论》关于建筑师的定义入手,认为当代建筑师需掌握打破学科分野,桥接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全体论方法,揭示出当前建筑学所面临的尴尬之处不是建筑质量而是寿命问题,即中国存在大量质量之外的拆除及大量的资源浪费,并由此提出建筑学共同的四项课题,即理论的再重现,与自然的结合,建造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更新。而在方法更新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建筑工程使用后评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建筑策划这一名词。在随后的讲演中,庄教授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建筑策划的定义、具体方法和发展历程,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强调了建筑策划在建筑创作全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指出建筑师的下一项目应“向回看”。




▲卢峰 教授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参与式教学——建筑学教育模式与方法的转变

卢峰教授介绍了传统建筑学教学中的几种授课模式(讲课、设计实践、研讨、慕课)的共同特点是老师置于"教",而学生被置于"学",虽有利于学生快速地积累知识或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但课程的更新和深入上难以为续。分析了现在的教学现状: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平衡发展问题;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拓展问题。提出了建设一个师生都有收获的教学开放平台构想。在平台的建设中首先解读了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 )中终身学习和学生参与教学的思想和博耶报告(Boyer Report)中提出的"师生共同体"重塑研究型大学的思想。然后通过《城市设计》和《住宅设计》两门课程的实践提出将被动的教学过程转化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过程,让学生成为可持续、不断更新的教学积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理论的汇报与写作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构建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同时通过开放性教材与课程建设,并充分提升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与研究价值,提升学生对研究的兴趣,构件更加有效开放的教学平台。




▲沈中伟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院长



万维、三维、零度——建筑学发展的观察与辩证思考

沈中伟教授认为建筑及与之关联的建筑学、建筑教育一直在发展演变中,并且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其发展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而其发展演变的动力包括两条交叉轴线:“建筑与技术”、“功能和意义”,两条轴线的交叉点是人,以人为核心,技术、形式、功能与意义等要素相互整合,形成建筑学的核心。在演变的过程中各要素都在尝试更多的可能,永远同时存在体系和学科的边界重组和部分内容的消亡。解析建筑学演变成因的关键词:万维-三维-零度。“万维”即“www”,是信息社会背景下,建筑多重影响因素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技术影响了建筑设计,产生了建筑建模、数字化设计等新的设计手段。在建造上,工业化生产和数字化材料加工等改变了实现方式。智慧建筑等新模式改变了建筑运营中人和建筑互动的关系。“三维”的发展在建筑表皮、体量和平面三大要素上深刻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烙印,同时也积累了设计师和甲方无数合理和不合理的尝试。因此三维极可能是演变动力,也是演变的结果。“零度”指人的需求,是建筑的核心价值观,虽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产生了新的更加复杂的需求,但一些不变的基本需求仍然存在。它帮助建筑学在发展中警惕趋近于极端的冒险和探索,同时帮助我们在演化过程的新语境中发现人的新需求。因此建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凸显,建筑学教育的多学科融合促进我们建立开放式教学组织和更加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从1999年《北京宪章》指出建筑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来,环境祸患;混乱的城市化;技术的双刃剑;建筑魂的失落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演变线索。从社会的变化到人的变化再到建筑的变化乃至建筑学的变化。这些演变过程都要求我们建立“万维”-“三维”-“零度”的专业价值观方法予以应对。



▲李保峰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院长 、新建筑杂志社社长



对演变的应变——关于当下建筑教育的若干思考

论坛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李保峰教授开场便指出各建筑学院院长、教授给大家传达的关于转型期的思考极具启发性。作为一名50后,他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加速演变的社会,及其对建筑学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在这一影响下,建筑教育的全科教育和全人教育、学科划分和融合的关系以及研究的片面、深刻和设计的全面综合这三方面问题值得思考。随后,李教授结合自己早年的学习经验,强调了知识更新的重要性,并指出研究应与设计并重。在建筑学学制方面,他提倡在四下、五上时进行跨专业联合教学,在大平台上强调部分方向的精细化培养。接着,李教授谈到了对创新的理解。他认为新建筑不是为了新而新,而是为了应对演变的问题而做出新解答的建筑,并结合案例提出革新须针对问题,创新须慎重。正如创系的张良皋先生所言,建筑必须讲理(物理、伦理、生理、心理)。最后,他简要介绍了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针对社会行业变化所提出的实证式教学结构——以建筑设计为主干、以几个重要知识版块进行组织、各年级形成相对独立的小系统。




下半场对谈研讨



论坛闭幕


论坛下半场研讨结束后,李晓峰教授总结陈词,向到场嘉宾表示感谢,2016年新建筑论坛(秋季)圆满闭幕。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燊、龚建、王振、周钰、赵纪军、万谦、刘小虎、姜梅、邱静、雷祖康、管毓刚、王玺老师与新建筑编辑方盈,记录与撰写演讲报道;文中部分照片由李晓拍摄。

微信编辑:明星


回复联系
获得我们的联系方式
回复投稿
查看我们的投稿须知
回复订阅
获得杂志最新订阅优惠

如有任何疑问及建议
~欢迎给我们留言~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N1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56714
院长信箱:mcli@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