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美丽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第六讲】何依:城乡聚落,遗产之美

发布时间:2021-11-30 作者: 浏览次数:

课程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精心打造的课程思政精品《美丽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课程于202110月开讲。课程共分为12期,采用系列讲座的形式进行,邀请12位资深教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从人居环境角度向大一新生讲述中国悠久的建筑历史,独特的建筑体系,巨大的建设成就,丰富的文化遗产,振兴的美丽乡村,秀美的大好河山,持续的生态保护,创意的光影艺术等主题,全面展示中国的建筑之美、城市之美、生态之美、文化之美

通过学科导论课,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解读设计改变生活,设计对人类的贡献,设计师的家国情怀,宣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提出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志在培养同学们对专业的热爱与责任担当。该课程入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立项建设以来得到了本科生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授课地点为华中科技大学西十二教学楼N101教室,欢迎所有对建筑、城市、景观、设计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学习交流。

从聚落的角度上讲,遗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城市遗产,一类是乡村遗产。城市遗产和乡村遗产具有不同的特征:城市是通过规划和设计“创造”而成的,从皇城到地方,均以礼制为内在的精神法则,在统一的建设制度框架内。而乡村是生长出来的,通常没有人为的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村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与日常生活习俗的影响下,自下而上逐步演化形成,是自然特征“缘地性”的结果,是非几何、不规则的有机生长,自组织是其显著特征,塑造了聚落丰富的地域特质。何依教授从城市和乡村形成机制的差异,引出城乡遗产两种类型的美,传统城市呈现“礼制之美”,乡土聚落展现“田野之美”,并围绕“城和乡”展开本次讲座,讲好中国故事,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1、历史城市:礼制之美

何依教授先从《周礼·考工记》中,提炼出中国传统城市的礼制秩序:城墙围合、南北轴线、宫城居中。因此,在中国传统城市空间中,有三类控制性要素:中心、轴线、边界。中心具有占领性质,边界具有围合性质,而轴线则有推进性质。三要素在古城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使城市空间在整体中产生了某种定位、定向、定界的关系:通过边界来区分城市空间的内外;通过轴线来确定城市空间的方位;通过中心来寻找城市空间的起始点。

1)治署权力之

何依教授谈到,确立地方政权的第一步,就是布置衙门。方式之一为择中而要,方式之二为居高临下。前者较为常见,后者则是根据自然山水等地理环境条件,利用高地布置衙门,而不是平面的中心。何依教授以绛州衙署的选址为例,生动地讲述了绛州古城充分利用地形让衙署居高临下,从二维的平面中心转向三维的空间中心,达到统御全城、突显空间地位的目的。

此外,何依教授还尤其提到了古代城市中的两个重要礼仪建筑——钟楼和鼓楼,她以绛州古城天际线为例,解释了一个城市如何利用政权礼制建筑,凸显城市的权力中心。正如斯皮罗所说的:“天际线是在协商与交涉中达成的象征,那些影像之所以出现在城市天际线是因为它们获得了出场资格”。

2)南北礼治之“轴”

中心明确之后,何依教授介绍,中国传统城市还有一条礼仪之轴——城市中轴线。以北京为例,中轴线是其发展的“来龙去脉”,不同大小、功能、时代的中心节点,按照一定方向有秩序的排列,有着精神“御道”、宇宙图示、永恒性、唯一性和可识别性、等级与秩序的意义。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都比较低矮,只能通过中轴线来控制城市空间,这条中轴线的端头往往也都是权力建筑。同时,中轴线同样具有生长性,会在很长时间主导和推进城市空间的发展。何依教授分别以泽州、襄阳古城和宁波古城为例,说明了中轴线的礼制重要性。

3)城墙防御之“界”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何依教授随后讲到城墙之“界”,强调城界作为相对稳定的要素,对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内各项功能的分化、协作、演变,都是在“不变”的城墙内进行,城墙虽然消失了,但是城市空间秩序却在城墙这个“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因此,古城在现代城市空间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独立和完整性。除此以外,遗留城墙还能作为生活的场景,体现出“古城锁时光”的美学特色。

2、传统村落:田野之美

讲座的下半场,何依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村落的田野之美。她认为村落研究的难点在于在自然的演进中找到规律性与逻辑性。乡土聚落是自然形成的居住共同体,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群落,其本质是栖居对自然响应。因此,乡土聚落研究一定要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进行。何依教授基于多年的乡村遗产研究,从四个方面为同学们介绍了乡村遗产的美:宗族结构之、场所空间之、地方信仰之、景观环境之

 

1)宗族结构之

何依教授首先引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认为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结构,是乡土中国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礼治秩序差序格局在代代相传中,营造出一种长期的、稳定的、熟悉的空间关系。随后,何依教授以其在宁波传统村落的研究为例,讲述了在村落空间中的无序中找到房族秩序的过程,强调了村落研究中乱中寻序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以东钱湖陶公村为例,展示房族单元作为一种灵活的组织秩序,如何与街巷空间、地形环境的耦合,塑造自然环境与人居社会高度融合的特色形态。

何依教授进一步总结:宗族立“序”揭示自然演进过程中的“制度化”设计,作为“社会-空间”形态的具体表达,那些信仰、制度、经济关系等社会语义,通过村落营造被转化为可见的“形式”,并使不同的村落形态产生了文化意义。

2)场所空间之“聚”

聚落的价值来源于建筑聚合在一起的方式,即为空间关系,而不是单一的“历史建筑”、“文保单位”,在这里,何依教授告诉同学们不仅要看到实体,更要看到实体的空间关系。

何依教授认为,传统村落的自组织性是由宽街窄巷和丰富的建筑朝向所构成。合理的密集形成宽街窄巷,而不同民居的朝向变化使村落空间丰富多变,形成“歪街斜巷”的街道效果,这种街巷空间,能让人体验到不期而遇的空间之感,传统村落空间的美,正是在这种非正规的空间聚合中暗含的乱序之美。

3)地方信仰之“土”

何依教授指出,信仰具有“定界”作用,是划分空间内外界域的阀门,将村落从自然中限定出来,并营造出一个象征性的社会秩序。比如,宁波的传统村落大都拥有自己的“保界神”,通过祭祀活动与保护神建立关系,“当境庙”一般设在村落外,而在村民心中,存在一个神灵保佑的 “境”,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精神防御意义,并通过“巡境”仪式来实现这一精神需要,在此过程中,“祭祀圈”建构了一个地缘社会的聚落共同体。因此,地方信仰是土地中生长出来的。

4)景观环境之“野”

何依教授强调:乡村社会绝非聚落本身,还包含聚落与外围山水田园的整体关系,理想的家园都与自然环境有呼应关系。“野” 是从文化地景出发的整体景观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述的就是一种物境、情境、意境合一的传统村落环境。村子的“野”反映在村落环境与自然的融洽。从本质上看,田野为“乡”反映了人类利用自然的最高境界,与自然共存、共生、共融是传统村落营建的理想目标。

何依教授最后通过野之树、野之桥、野之聚落、野之生活等一系列照片,来解读乡愁。强调乡愁是一种集体记忆反复出现的影像,与特定的行为经验关联在一起,与自然中的“野”有关联。因此,何教授强调乡村环境之“野”在追忆乡愁中的作用,提出“野”承载着村民“终老是乡”的完整生命周期。

课程最后,何依教授呼吁同学们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守护好我们的家园,是这一代城市工作者的责任。同学们结合自己家乡,就保护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向何老师请教,何老师从社会发展背景及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中,给予了解答,也欢迎同学们加入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为了美好的家园、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

交流互动

《美丽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第六讲圆满结束,课后同学们涌入讲台,与何依教授交流、互加联系方式与合影,热情十足。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讲的到来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N1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56714
院长信箱:mcli@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