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青年讲会008期丨“共生视角下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研究”主题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2-03-02 作者: 浏览次数:

 


 

前言

2022224日晚,由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建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8期青年讲会在线上举行,本期的主题为共生视角下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研究

本次青年讲会秉持跨学校、多学科的交流背景,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博士研究生刘冕作为分享嘉宾,此外还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何菊老师作为对谈嘉宾,并由中心博士生李振宇作为主持人。

青年讲会线上参会人员

 

共生视角下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研究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系 博士研究生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田野调查

本课题研究缘起于刘冕博士十八年前在甘南的实习经历,探访神秘藏传佛教寺院的险阻路途,同时也是感受好奇、震撼与洗礼的心灵历程。此后刘冕博士带着当年的好奇与思考,多次进行有计划的田野调查,足迹遍布甘南藏区,并得到很多藏区朋友的帮助,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研究缘起

实地调研线路

实地调研现场照片

 

2基础概念研究

首先,刘冕博士向我们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相关基础概念。本研究的时空范围——甘南藏区,它位于三大藏族方言区中康巴藏区和安多藏区的边缘,具有藏族、汉族、回族三族混居的特点。

寺院聚落是本研究的对象和重要概念,是一种特殊的聚落形式。它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僧俗两类人群聚居、教学以及从事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寺院聚落普遍存在于乡村和城市里,它既是有形的空间系统,也是无形的经济关系和文化现象的载体。从分类上看这个,寺院属于神缘型聚落,但也兼具学缘型聚落的这个特点,因为稍微大一点的寺院同时也兼具学校的功能。

 

寺院聚落与有寺的村落区别在于,寺院聚落中,寺院是主体,寺边村落是附属,大多是先有寺、后有村,早期寺边村落内群体以业缘关系为起点聚集,并依附于寺院而存在。

寺院聚落与有寺村落的区别

 

3共生环境: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的发展条件

接下来,刘冕博士引出了他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关键问题:共生关系的演变与聚落空间形态衍化的关联性

甘南藏区处在一个共生环境中,这里是高原草原地带向山地森林地带过渡的区域,也是众多河流流域交汇之地。这里位于我国农牧业交界区域,汉藏回蒙等多民族混杂,人口呈现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自丝绸之路开辟以来,这里商道不绝,畅通无阻,多元的信仰与文化在此交流碰撞。

甘南藏区所处的共生环境

 

4共生现状: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的时空分布

千百年来,在这样的共生环境之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寺院聚落。经过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考察之后,刘冕博士将这些寺院聚落按照空间形态来分类,分为了合院型城堡型村寨型城镇型等四种类型。

寺院聚落的四种类型

 

5共生模式: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的共生元素

紧接着,刘冕博士引入共生理论,将神佛、僧人、俗众等共生元素与寺院聚落中的空间相对应,并以时间为脉络,研究空间衍化流变的过程,探寻其中的规律。

共生理论示意图

甘南藏区寺院聚落共生元素示意图

 

6共生演进:藏传佛教共生关系衍化

佛教入藏以前,僧团依附于俗众聚集之地,吃住两件大事基本上反映了早期僧俗的供养方式,共生模式处于原始的合作阶段。这个阶段僧团有聚无落,尚未形成固定供僧团聚居的寺院。

佛教入藏之后,经历了前弘期(有佛无僧无俗)共生重组后弘期(有佛有僧有俗)衍化的过程,共生模式实现了从偏利共生到互利共生的转变。这一时期的寺院建设开始大量接受社会资本,迅速发展兴旺起来。

元明清时期,甘南地区的各个藏传佛教寺院集团拥有大量的草山、牲畜、土地等生产资料,积极从事商业贸易和资本借贷活动,使得社会财富大量集中到了寺院中。僧人不再参加任何生产劳动,并且寺院不予负担僧人的生活,衣食住行和学经的支出由僧人家庭提供。通常小僧人入寺后,会寄居在本寺的喇嘛亲属家,或师傅的家中。等成年后,家人便为其修建房屋,因此大部分僧人在寺院都有自己的院落。此时共生模式转向寄生这样一种关系,僧人与俗众的经济联系愈发密切,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甘南藏区寺院聚落空间组织示意图

 

7共生表征: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空间流变

在梳理清藏传佛教中僧俗之间的共生关系衍化过程之后,刘冕博士向我们介绍了他实地调研考察过的相关案例,说明了藏传佛教中的共生关系是如何在建筑的空间形式上体现出来的。

囊欠(活佛的官邸)在寺院聚落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最后刘冕博士强调,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空间流变过程研究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我们要树立四个与共的理念,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个民族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各民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实最终会形成一个大团结的局面,大家在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最终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稳态,实现一个互利共生的局面。

 

 

嘉宾对谈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何菊老师首先对刘冕博士精彩的学术分享表示了感谢。何菊老师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新时代,在宗教上、民族上,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社会文化生活上,都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反映着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何菊老师对于寺院聚落的共生元素如何归纳出来形成共生关系产生了疑问。这些元素如何被提炼,或者是说我们如何从各种经验现象里面找到这些共生的元素,而这些共生的元素在历时性和共时性这两个维度上都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共生模式?

 

刘冕博士回应道:寺院聚落的共生元素和共生关系的衍化,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解释寺院聚落中的共生关系。对于共生元素的提炼归纳,我们在历史切片的状态下,研究各元素是怎么共生在一起的,以此来解释我们现阶段看到的寺院的情况。事实上从这样一个切片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地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在经济关系,寺院聚落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物化,它是一个静态的状态。

 

从动态的视角往前追溯,历史上寺院聚落中的共生模式有没有变化?变化是怎么样进行的?当我们梳理清楚变化的过程之后,再来跟聚落空间的形态、表征进行映射,以此来推断共生关系的演进有没有导致聚落形态相应地进行衍化,两者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内在关系。

何菊老师进行学术对谈

青年讲会的学术总策划乔杰老师也分享了他学习之后的感悟。乔杰老师提出本次讲会隐含着建筑学和人类学的对话。人类学是研究人的问题,建筑学是研究房子的问题,而人的一部分社会或文化属性的彰显,就反映在他住在的房子上面。人对自己的了解是在不断地演进,我们对建筑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演进,由人所居住的房子产生了建筑文化,继而产生了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些演变与进步,这也是我们将建筑学与人类学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聚落背后的空间流变衍化的逻辑,不论从历史主线上,还是从其本身的人居跟生态,也就是地理学常说的人地关系上,都是该区域内的社会组织结构在聚落层面的投影,它背后有这种深层次的历史社会逻辑。刘冕博士的研究真正地深入到乡村地区和民族聚落地区,挖掘聚落空间背后的底层逻辑,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整个城乡人居环境学科的理论。我们在谈论聚落或建筑形式语言演变的时候,离不开社会、文化、民族、历史的肌理脉络,它们与聚落或建筑的形式空间是有所对应的,刘冕博士的研究很好地实现了人类学跟建筑学的融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僧俗之间共生关系的转变是如何影响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空间的流变与衍化的。

乔杰老师分享学习感受

 

现场提问与答疑

索朗央宗:感谢刘博士的分享。藏族地区的分布面特别广,刘博士对于甘南藏区寺院聚落的调查,是否还可以加入一些关于西藏、青海以及川西地区的比对性的探讨,让甘南藏区的个性跟独特性更突出一点?或者是甘南藏区的共生机制与其他地区差异性的探讨?

刘冕:在我研究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地域对于建筑的影响可能是第一位的,跟汉族的交融程度,跟周边文化的交往程度或者影响最大的,所以藏族建筑在平面格局、特别是装饰层面上会有一些这个共性,在不同的区域里还有一些差异。但是藏族地区地理环境和各地教派的差异较大,几个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关系非常复杂,所以在本次研究里面并没有提及,但是我想后期可能会通过一些小论文来进行横向对比,这是非常具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梁迪聪:请教一下何菊老师关于白族聚落的形式与白族信仰的关系。

何菊:大理白族的聚落有其中心、边缘、边界。像我调研的蝴蝶泉旁边的周城村,村中有一座非常著名的三教同源的龙泉庙,还有两座本主庙。村庄聚落中有明确的中轴线,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分区。两个本主庙和龙泉寺又形成一种三角关系。这是多宗教多民族在该地区交往交流交融产生的结果,也可以成为对刘博士所用共生理论的一种回应。

 

陈秋渝:我们在做规划建筑类这种空间学科与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去进行学科交叉的时候,怎样比较精准的去找到研究的切入点?

刘冕:切入点的问题,我做这项研究首先是源自于兴趣,对社会的运作规律产生很大的兴趣。甘南藏区混杂着各种各样的研究线索,包括它的宗教关系、民族关系等,我认为它必然是以经济关系作为基础的,那么我就从这条线索往上溯源,最终看到了这样一个共生关系。

 

乔杰老师:请教一下何菊老师,建筑人类学作为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交叉点和以及它的创新性在什么地方?与传统人类学在调研过程、研究方法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何菊:相比于建筑人类学关注于建筑、空间、形态等具体的,可图示化表达的要素,人类学的研究重点还是在于人群,这个研究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阻碍和困难要沉重一些。在很多领域,人类学都与其他学科产生交叉融合,虽然有的有实践操作上的难度,但我对这种交叉是乐观的,随着调研的深入,技术的突破,这种交叉还会更加地深入。

青年讲会大合影

 

致谢

感谢刘冕博士的慷慨分享、感谢何菊老师的精彩对谈,感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提供的学习平台,感谢李晓峰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中心小伙伴们的支持。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青年讲会是由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建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讲会立足于人居环境学科群的多学科交叉需求,依托建规学院青年科研人才优势,是在跨院校、多学科、宽视野的交流宗旨下,为学院青年学者和广大研究生群体提供的一个学术碰撞和交流的平台。交流活动向全体师生开放,未来青年讲会将定期以科研沙龙、读书分享等形式开展,敬请关注。如有意参与分享者,请联系:17854262825(李振宇)。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N1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56714
院长信箱:mcli@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