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规划教学实验中心面向全校 5个学院12个学科专业的建筑物理、城市物理环境、工程测量、3S 技术与应用等相关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实验,2010 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选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位于学校南四楼及南二楼,建筑面积约 1200 平米,目前拥有仪器设备1100 余台件,价值1200 余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近200台件,单台套 10万元以上的精密贵重仪器设备12套。
建筑与城市规划教学实验中心由绿色建筑实验室、模型实验室、建筑遗产保护技术实验室、人居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和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组成,目前正在筹建健康建筑实验室和智慧城乡实验室,强化当前时代背景下规划设计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等新理念的认知,并且加强其对人居环境学科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学科发展的关注,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健康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实验室
绿色建筑实验室主要满足与建筑相关的热、光、声、风等物理环境的基本实验需求。热环境方面的主要设备有气象站、能源环境监测站、温度与热流巡回检测系统、墙体材料保温检测系统、外窗气密性能检测仪、室内热舒适度分析仪、红外热成像仪、温湿度自记仪、太阳辐射记录仪、风速仪、红外测温仪、日照仪等;光环境方面的主要设备有人工天穹、照度计、色度计、色差计、建筑光环境测试系统软件等;声环境方面的设备主要有双通道建筑声学测量仪、驻波管系统、噪声测量分析仪系统等仪器,同时正在进行专业的声学实验室的建设。

模型实验室
模型室目前因为学院扩建临时搬至学校西十二教学楼西北侧的半地下室,拥有多台激光雕刻机、精雕机等大型模型加工设备,还有德国进口的整套木材加工设备、桌面小型加工机床、电动及手动的各种模型制作工具等,能满足各种尺度的建筑模型制作。

建筑遗产保护技术实验室
建筑遗产保护技术实验室位于南四楼 129室,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的建筑物理、城市物理环境、工程建筑材料、文物遗产保护技术等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实验。研究教学方向有:历史建筑物理参数现场测量、建筑材料含水与变形量检测、建筑材料微观构造鉴别等。主要实验室仪器设备有:红外热像仪、水分探测仪、木料图波无损检测仪、15倍手持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电子天平、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倾角仪、木料强度贯入试验仪、激光测距仪等。

人居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
人居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是在原虚拟建筑研究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98 年,我院黄涛老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 “红楼梦之大观园虚拟复原” 课题获得湖北省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从此开启了我院本科教学中采用VR 技术进行模拟实验的先河;1999 年创立虚拟建筑研究室,随后参与完成多项横向课题 VR 子项研究与开发;2002 年在建筑学本科四年级设立“虚拟建筑——与大师对话”专题研究设计;2015年,本中心获批华中科技大学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

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
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位于南二楼东侧 200室,包括实验教师工作室,工程测量仪器室以及 3S 技术实验室,面积约 450 平方米。实验室现有硬件设备主要包括:3D 扫描仪、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激光垂准仪、激光测距仪、全站型电子测速仪、手持 GPS定位测量仪等;同时拥有掌上测绘系统软件、地形测量软件 EPSCE、全数字化摄影测量软件VirtuoZO、遥感处理软件(Erdas、E-cognition)、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MapGIS、Geostar、Supermap)、三维可视化系统 IMAGIS、湘源控制性详规CAD 软件、建筑沉降分析软件等。
本实验室要承担我院工程测量、测量与地图学、3S技术与应用、景观数字技术及应用、城乡信息及其分析等课程和工程测量实习、总规设计实习、古建测绘实习等实习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我校其他学院如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