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环境行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2018年11月3日上午,第十三届环境行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城武汉的东湖之畔,素有“森林式大学”美誉的华中科技大学盛大开幕,本次研讨会由环境行为学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主办,会议日程为11月3日到4日。
大会邀请来自日本人间-环境学会(MERA)、欧洲人与环境研究国际协会(IAPS)、北美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中国∙台北人与环境关系研究会(HERS)等研究机构的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学者和工程师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城乡环境的差异与融合,会议将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剧变下的环境行为课题。
其中3日的会议内容主要包含开幕式、主题演讲两大部分。
(一)开幕式
开幕式于3日上午8时30分在华中科技大学1号楼报告厅举行,由大会执行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院长黄亚平教授主持并首先发表致辞。此外,应邀出席并发表致辞的嘉宾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大会主席、EBRA会长、大连理工大学陆伟教授,日本人间-环境学会(MERA)前会长、东京大学横山ゆりか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院长黄亚平教授致辞
首先,大会执行主席黄亚平教授发表欢迎致辞,他表示对能够在金秋时节与各位专家教授齐聚美丽的江城武汉,一起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感到荣幸,热烈欢迎各位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并宣布第十三届环境行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教授致辞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教授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对本次研讨会的关注和支持,并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概况和建规学院的办学特色,最后预祝大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大会主席、EBRA会长、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陆伟教授致辞
陆伟教授代表环境行为学会(EBRA)对主办方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以及莅临出席的许晓东副校长和黄亚平院长表达了由衷的感谢。随后,他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谈到大会主题“城乡环境的差异与融合”,并强调城乡空间环境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他介绍了大会论文征集的基本情况。
日本人间-环境学会(MERA)前会长、东京大学教授横山ゆりか教授发表致辞
横山ゆりか教授对会议主办方环境行为学会(EBRA)、华中科技大学以及会务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同时对受到邀请出席盛会感到荣幸,最后她希望大会能长久的举办下去并持续不断地对城市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移步至1号楼中庭院合影留念,环境行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
(二)主题演讲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题演讲阶段,大会主题演讲共六场,分成上午和下午各三场。
其中上午三场分别由欧洲人与环境研究国际协会(IAPS)主席、拉科鲁尼亚大学教授里卡多·加西亚·米拉,加拿大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安德鲁·D·赛德尔,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谭刚毅三位专家学者对在各自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和研究历程与心得进行分享。
1)上午场
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Knowledge co-production approaches in transi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环境行为研究与环境政策: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协同生产路径的转变
主讲人:卡多·加西亚·米拉
里卡多·加西亚·米拉教授演讲指出,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和政策不是一个简单的领域,应提倡除了专家学者之外的市民参与,政策行动方面应当基于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决策方面应根植于人类社会学的运行机制,民主社会应具有为知识体系做出供给的深层次潜力。
对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研究,里卡多教授表示对于生活方式的多种定位表明了其具有多方面的本质,生活方式涵盖了人群活动及相关消费的最终结果、时间利用方式、幸福感。里卡多教授团队提出的The GLAMURS 课题旨在探索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该课题正在探索转向可持续生活和绿色经济的关键路径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形式,涉及到了横跨多尺度和多领域的研究,包括心理学、工程学、社会学等等。
The circuitous roller-coaster progress of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迂曲过山车似的环境行为研究的进程
主讲人:安德鲁·D·赛德尔
接下来演讲的是Andrew D. Seidel教授 ,安德鲁教授以一段幽默风趣的开场白来调节严肃的会场氛围,并且播放了一段过山车的视频,他将环境行为研究描述为过山车般的起起伏伏。安德鲁教授表示如今的研究将不再只关注于人和建筑环境,而更重要的是“可持续性”。接下来,他讲述了环境行为研究的历史、它从哪来、它成为什么以及它走向何方。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of Chinese Collective Forms.
集体形制的建成环境与空间行为
主讲人:谭刚毅
谭刚毅教授汇报了自己正在进行学术研究课题,即“集体形制的建成环境与空间行为”,他回顾了建国以来多场经济和城市空间转变调整,包括单位大院、人民公社,以及后来的三线建设和五七干校,同时谈到改革开放后的务工人员宿舍劳动体制。他论述并阐释了历史脉络下与西方公共城市空间有别的中国集体城市空间,并提出两者背后不同的运行逻辑,以及对人在环境空间内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对集体形制下的中国街区转型、治理空间化和新型社区产生的展望。
2)下午场
下午三场分别由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大佛俊泰,日本人间-环境学会(MERA)前会长、东京大学教授横山ゆりか,中南大学教授邓启红分别进行学术分享。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and Human Behavior in the aftermath of a Large Earthquake
大地震余波后的时空信息与人类行为
主讲人:大佛俊泰
大佛俊泰教授从实证数据研究分析方面阐释了他在日本东京都地区地震后防灾减灾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从个体的社会生活和环境心理等角度观察研究人在灾难发生时选择的逃生策略,以及空间基础设施在支持对于灾情控制影响的理论探索。
Current themes of Human-Environment Research in Japan
日本人类环境研究的当代主题
主讲人:Yurika
Yurika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日本人居环境研究的当代主题》。横山教授讲述了当今日本社会关心的话题,包括了儿童人口的减少、无管制房屋数量增加、灾害的应对及生存环境的弹性、工作环境的品质提升以及能源消耗。
接下来,横山教授又以“怎么构建文化独特的社区”为对象,将场所依赖划分了三个等级,并且针对该社区提出五个问题,最后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Early life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and childhood diseases
生命早期污染暴露与儿童健康
主讲人:邓启红
邓启红教授首先总结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实证研究,并指出气候变暖的事实。随后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空气污染的形成模式的差异,并提出高集聚度的城市空间更有利于控制城市空气污染这一重要观点,接着邓启红教授介绍了他在孕期污染暴露对儿童过敏与感染疾病影响方面的理论研究,最后总结并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空气污染等方面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最后,大会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贺慧副教授总结发言,她表达了对各位专家精彩演讲的感谢,以及对11月4日的专题分会的期待。